在古代诗词中,有一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放学后欢快玩耍的场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句诗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这首诗不仅画面感极强,而且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春天里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生活。
《村居》全诗如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首句“草长莺飞二月天”点明了时间是在初春时节,此时万物复苏,草木生长,黄莺飞翔,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跃然纸上。第二句“拂堤杨柳醉春烟”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河边的杨柳随风摇曳,仿佛被春天的薄雾所陶醉。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为后面孩子们的活动营造了一个美好的背景。
第三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则将焦点转向了孩子们,说明他们放学的时间比平时要早,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享受春天的美好。最后一句“忙趁东风放纸鸢”则展现了孩子们欢快的情景,他们趁着春风,忙着放风筝,尽情地嬉戏玩耍。
翻译成现代汉语,这首诗可以这样理解:
在草木茂盛、鸟儿飞翔的二月里,
河岸边的杨柳在春烟中显得格外迷人。
放学后的孩子们早早回家,
趁着春风,高兴地放起了风筝。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到了春天里孩子们快乐生活的瞬间。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于孩子们来说,春天总是充满希望和欢乐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