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的意思解释】“半夜三更”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深夜时分,尤其是凌晨的时段。这个词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也常见于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一、含义总结
“半夜三更”原意是指深夜时分,具体来说是午夜之后的时间段。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三更”即为晚上11点至凌晨1点之间,因此“半夜三更”泛指深夜或凌晨的时刻。
该词多用于描述人们在深夜仍然未眠,或者某些事情发生在深夜的情景,带有一定的神秘感或紧张感。
二、详细解释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出自古代时间划分方式,源自《周易》等古籍中对时间的划分。 |
字面意思 | “半夜”指夜半,“三更”是古代计时单位,代表夜间第三个时辰。 |
引申义 | 指深夜、凌晨,也可比喻隐秘、不为人知的事情发生之时。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深夜活动、突发事件、鬼怪故事等情境。 |
感情色彩 | 中性偏消极,常带有神秘、紧张或不安的情绪。 |
近义词 | 半夜三更、深夜时分、子夜、凌晨 |
反义词 | 白天、清晨、日出 |
三、使用示例
- 他为了赶稿,半夜三更还在伏案工作。
- 据说那座老宅里半夜三更常有奇怪的声音传出。
- 警察在半夜三更接到报警,迅速赶到现场处理。
四、文化背景
在中国古代,夜晚被划分为“五更”,分别是:
更数 | 时间 | 对应现代时间 |
一更 | 19:00–21:00 | 晚上7点–9点 |
二更 | 21:00–23:00 | 晚上9点–11点 |
三更 | 23:00–1:00 | 晚上11点–凌晨1点 |
四更 | 1:00–3:00 | 凌晨1点–3点 |
五更 | 3:00–5:00 | 凌晨3点–5点 |
“三更”是夜里最深沉的时段,因此“半夜三更”也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常与神秘、孤寂、危险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五、总结
“半夜三更”不仅仅是一个时间表达,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夜晚的想象与情感。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生活,它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我们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