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骛远的意思是什么】“好高骛远”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追求的目标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脱离现实。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用来提醒人们要脚踏实地、务实进取。
一、成语释义
- 词义:指人追求过高的目标,不切实际,脱离现实。
- 来源: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夫望而不见,视而不得,此吾所以悲也。今欲使天下之人,皆知其道,而不至于好高骛远。”
- 近义词:好大喜功、志大才疏、不切实际
- 反义词: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二、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 描述 |
学习或工作 | 当一个人设定的目标超出自身能力范围时,可以用“好高骛远”来形容 |
人际关系 | 在评价他人行为时,指出对方想法不切实际 |
教育引导 | 老师或家长提醒学生要制定合理目标,避免“好高骛远” |
三、典型例句
1. 他总是想一步登天,结果反而一事无成,真是好高骛远。
2. 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一味好高骛远。
3. 这个计划太理想化了,有点好高骛远。
四、成语解析表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好高 | hào gāo | 热衷于追求高远的目标 | —— | 常与“骛远”连用 |
骛远 | wù yuǎn | 向远处奔跑,比喻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 《汉书·东方朔传》 | 多用于贬义 |
成语整体 | hào gāo wù yuǎn | 目标过高,脱离实际 | 《汉书》 | 贬义,劝诫性用语 |
五、总结
“好高骛远”是一个带有批评意味的成语,强调做事应从实际出发,目标要符合自身条件和现实情况。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避免因目标过高而陷入空想或失败。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使用场景以及相关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它,同时也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