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宝藏问答 >

不敢雌伏解释及出处介绍

2025-09-11 00:25:32

问题描述:

不敢雌伏解释及出处介绍,急!急!急!求帮忙看看这个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00:25:32

不敢雌伏解释及出处介绍】“不敢雌伏”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有骨气、不屈服于强权或压迫。该成语源于古代的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以下是对“不敢雌伏”的详细解释及其出处的总结。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不敢雌伏
拼音 bù gǎn cí fú
含义 形容人有志气、有骨气,不愿低头、屈服于他人或强权。
用法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坚强、不畏艰难、敢于抗争。
近义词 坚贞不屈、宁死不屈、不甘示弱
反义词 软弱无能、俯首听命、委曲求全

二、出处介绍

“不敢雌伏”最早见于《后汉书·王符传》。原文为:

> “士之不仕者,谓之隐;仕而不达者,谓之困;达而不能守者,谓之亡。君子不为小人所欺,不为妇人所制,不为势利所动,不为富贵所诱,是谓‘不敢雌伏’。”

这段话的意思是:君子不会被小人欺负,不会被女人控制,不会被权势和利益所动摇,这种精神就是“不敢雌伏”。

三、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不敢雌伏”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人格独立、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压力、挑战和不公时,保持自尊、自信和勇气。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示例句子
文学作品 他一生刚正不阿,从不“不敢雌伏”,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
社会评论 在面对不公时,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不敢雌伏”的精神。
个人激励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有“不敢雌伏”的勇气去面对。

五、总结

“不敢雌伏”作为一句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肯定,也是对社会正义的一种呼唤。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勇于坚持自我,不轻易妥协,做一个有担当、有骨气的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可参考《后汉书》及其他古代文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