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宝藏问答 >

轻诺寡信典故

2025-09-11 11:05:45

问题描述:

轻诺寡信典故,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11:05:45

轻诺寡信典故】“轻诺寡信”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轻诺寡信,多诈而无实。”意思是轻易许下承诺,却很少兑现,形容人不守信用、言而无信。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那些说话不负责任、不讲诚信的人。

在古代社会,诚信被视为立身之本,尤其是士人和官员更应以诚为本,言行一致。因此,“轻诺寡信”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贬义,也反映出一个人的品德问题。

一、典故来源

项目 内容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
原文 “轻诺寡信,多诈而无实。”
含义 轻易许诺,很少兑现,形容人不守信用。
使用场合 批评他人或自省时,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二、历史背景

在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礼崩乐坏,许多国家为了利益而背弃盟约,导致信任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轻诺寡信”成为对失信行为的批判。例如,晋文公曾因失信于秦穆公而引发战争,最终导致国家动荡。

此外,在《论语》中也有类似的思想,孔子强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无法立足于社会。这也进一步强化了“轻诺寡信”这一成语的道德意义。

三、现代应用

场景 应用举例
人际交往 对朋友或同事轻易承诺却未能履行,可能影响关系。
商业合作 企业若频繁违背合同或协议,将失去客户信任。
政治领域 官员若言而无信,将失去民众支持与尊重。

四、总结

“轻诺寡信”不仅是对个人诚信的批评,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警示。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公共事务中,保持诚信都是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础。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人,应当言出必行,做到“一诺千金”。

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出处与含义,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诚信的价值,并在生活中践行“重诺守信”的美德。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