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缩写】《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故事,讲述了诸葛亮在周瑜的刁难下,凭借智慧和胆识,在三天内“借”得十万支箭的故事。以下是该故事的简要总结及关键信息表格。
一、故事总结
东汉末年,曹操与孙权、刘备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华,故意让他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企图以此陷害他。然而,诸葛亮却提出只需三天,并且立下军令状。他利用大雾天气,带领二十艘草船驶向曹军水寨。曹军因大雾不明敌情,不敢贸然出击,只命弓箭手向江面射箭。结果,草船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矢,诸葛亮成功“借”得十万支箭,不仅完成任务,还让周瑜心服口服。
这个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机智、果断以及对天气和敌情的精准判断,也体现了他在危急时刻的冷静与自信。
二、关键信息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故事出处 |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原著) |
主要人物 | 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 |
背景 |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后,东吴与蜀汉联合抗曹 |
核心事件 | 诸葛亮在三天内“借”得十万支箭,化解周瑜的刁难 |
智慧体现 | 精准预判天气、利用敌方心理、巧妙布置船只 |
结果 | 成功完成任务,赢得众人敬佩,周瑜自叹不如 |
启示 | 面对困境时,冷静思考、善用资源可以化险为夷 |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看到了诸葛亮的非凡才能,也感受到了古代战争中策略与智慧的重要性。虽然这是小说中的情节,但它所传达的智慧与勇气,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