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怎么读什么意思】“耽”是一个常见的汉字,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很多人对它的发音和含义不太清楚。下面我们将从“耽”的拼音、意思、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耽”字的拼音是 dān,声调为第一声。它在汉语中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沉溺、沉迷”,多用于形容人对某种事物过于专注或沉迷;二是作为动词,有“拖延、耽误”的意思。该字常见于书面语中,如“耽搁时间”、“耽于幻想”等。
在现代汉语中,“耽”虽然不是高频字,但掌握其基本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此外,它在一些成语或固定搭配中也较为常见,如“耽于享乐”、“耽搁行程”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拼音 | dān(第一声) |
部首 | 耳 |
总笔画 | 13画 |
基本含义 | 1. 沉溺、沉迷 2. 拖延、耽误 |
常见用法 | 耽于、耽搁、耽于幻想 |
成语示例 | 耽于享乐、耽搁行程 |
词性 | 动词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书面语、文学作品、正式表达中 |
三、拓展说明
“耽”字在古文中常用来描述人对某种事物的过度投入,比如“耽书”即沉迷于读书,“耽酒”即沉醉于饮酒。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仍然出现在一些正式或文学性的语境中。
需要注意的是,“耽”与“耽搁”中的“耽”意义相近,但“耽搁”更偏向于“拖延、耽误”的意思,而“耽于”则强调“沉迷于某事”。
如果你在阅读中遇到“耽”字,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它是表示“沉迷”还是“拖延”,从而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