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廪倾囷是什么意思】“倒廪倾囷”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常用于形容粮食极度匮乏、生活艰难的境况。下面将从字义解析、出处背景、现代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字义解析
汉字 | 拼音 | 含义 |
倒 | dào | 翻转、倾倒 |
廪 | lǐn | 粮仓,储粮的地方 |
倾 | qīng | 倾斜、倒塌 |
囷 | qūn | 同“廪”,指谷仓,也泛指储粮的场所 |
整体含义:
“倒廪倾囷”原意是把粮仓里的粮食全部倒空、倾倒,引申为粮食耗尽、无粮可食,形容极端贫困或饥荒的状态。
二、出处与背景
出处 | 说明 |
《后汉书·王符传》 | “民多饥饿,倒廪倾囷。” |
《晋书·石崇传》 | “时天下饥荒,人相食,而崇不改其奢。”(虽未直接使用该词,但类似语境) |
背景说明:
此成语多出现在战乱、灾荒时期,描述百姓因粮食短缺而陷入困境的情景,带有强烈的悲悯色彩。
三、现代用法与意义
用法 | 说明 |
文学表达 | 多用于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强调贫困或灾难的严重性 |
日常口语 | 少见使用,但在特定语境下可用于形容资源枯竭 |
成语结构 | 为并列结构,由两个动词短语组成,具有形象化特点 |
现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倒廪倾囷”已较少作为常用成语使用,但其背后反映的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仍值得思考。
四、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 | 例句 |
饥饿倒廪倾囷 | “战乱年间,百姓饥肠辘辘,倒廪倾囷,哀鸿遍野。” |
资源枯竭 | “近年来气候异常,农田歉收,已有倒廪倾囷之象。” |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倒廪倾囷 |
字面含义 | 粮仓倾倒,粮食耗尽 |
引申意义 | 形容极度贫困或饥荒 |
出处 | 《后汉书》等古籍 |
现代使用 | 较少,多用于文学描写 |
表达情感 | 悲悯、感叹社会苦难 |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或与其他成语的对比,可继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