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的意思】“刻骨铭心”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经历或情感极其深刻、难以忘怀。它不仅表达了记忆的深刻性,还带有一种强烈的情感色彩,通常与痛苦、感动或震撼有关。
一、
“刻骨铭心”字面意思是“刻在骨头里,铭刻在心脏上”,比喻印象极为深刻,无法忘怀。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那些让人终生难忘的经历,比如亲人离别、重大挫折、感人瞬间等。它强调的不仅是记忆的持久性,还有情感的深度和影响力。
在使用时,“刻骨铭心”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可以是正面的(如美好的回忆),也可以是负面的(如痛苦的经历)。因此,在写作或口语中,需根据语境合理使用。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刻骨铭心 |
拼音 | kè gǔ míng xīn |
释义 | 形容记忆或感受非常深刻,难以忘怀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君之惠也,敢不惟命是听?虽死,不敢忘。”后引申为“刻骨铭心”。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深刻的情感或经历,可作谓语、定语 |
情感色彩 | 强烈,带有感情色彩,多用于书面语 |
近义词 | 难以忘怀、铭记于心、永志不忘 |
反义词 | 淡然处之、无动于衷、置若罔闻 |
示例 | 那次失败的经历对他来说真是刻骨铭心。 |
三、结语
“刻骨铭心”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适用于多种情境,尤其适合表达深刻的情感体验。在写作中恰当使用,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需注意语境搭配,避免滥用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