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注释:
1. 孔融:东汉末年名士,以才高八斗、言论惊世著称。
2. 收:逮捕。这里指孔融因言论获罪被捕。
3. 中外惶怖:朝廷内外都感到惊慌害怕。中外,指朝廷内外。
4. 琢钉戏:一种儿童游戏,形容孩子们在玩耍中显得镇定自若。
5. 遽容:恐惧的神色。
6. 大人:对长辈或尊者的敬称。
7. 岂见:难道见过。
8. 寻亦收至:不久之后,两个孩子也被捕。
译文:
孔融被捕后,朝廷内外都感到非常惊恐不安。当时孔融的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他们还在玩琢钉戏,完全没有表现出害怕的样子。孔融对前来逮捕他的使者说:“希望我的罪责只限于我自己,我的两个儿子能够保全性命吗?”两个孩子慢慢走上前来说:“父亲难道没有见过,整个鸟巢倾覆了,其中的蛋还能完整无损吗?”话音刚落,两个孩子也被捕了。
这一故事通过孔融与其子的对话,展现了古代家庭中的父子情深以及面对危难时的从容态度。同时,也寓意着整体的命运与个体命运紧密相连,一旦整体遭遇不幸,个体也难以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