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勿谓言之不预也呢】“勿谓言之不预也”是一句古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原文是:“子虽齐圣,不先父食;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勿谓言之不预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说我没有事先说过的话。也就是说,在事情发生之前,已经提前说明、警告或提醒过,如果后来出现问题,就不能怪别人没有提前告知。
在现代汉语中,“勿谓言之不预也”常被用来表达一种严肃的警告或提醒,意思是“不要说我没有提前说过”,强调说话者已经提前表明了立场、观点或警告,之后若出现后果,责任不在说话者。
“勿谓言之不预也”是一种带有警示性质的表达方式,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严肃对话中。它强调的是“事先已说明”,避免事后推诿或责怪。这种说法常见于政治、外交、法律等需要明确责任和后果的领域。
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 原意 | 不要说我没有事先说过 |
| 现代用法 | 警示、提醒、强调事先已说明 |
| 使用场景 | 政治、外交、法律、正式声明等 |
| 语气 | 严肃、正式、带有警告意味 |
| 同义表达 | “事先已说明”、“不要说我没有说过” |
| 常见搭配 | “勿谓言之不预也,此乃我之忠告” |
| 注意事项 | 避免因未提前说明而引发误解或责任纠纷 |
通过以上总结和表格,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勿谓言之不预也”的含义与使用方式。这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一种智慧的表达方式,提醒我们在做决定或发表言论时,应尽到应有的提醒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