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然若揭的意思是什么】“昭然若揭”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事情的真相或本质非常清楚、明显,几乎不需要掩饰就能被看到。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某些行为或现象隐藏得不够好,或者事情本身已经暴露无遗。
下面是对“昭然若揭”的详细解释和相关资料总结: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昭然若揭 |
| 拼音 | zhāo rán ruò jiē |
| 释义 | 昭然:明显、清晰;若揭:像揭开一样。形容事情真相大白,毫无遮掩。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言之不怍,谓之无耻;其行之不掩,谓之无隐。今人之行,昭然若揭。”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批评或描述某些行为、现象暴露无遗。 |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显而易见、一目了然、无所遁形 |
| 反义词 | 隐晦难明、含糊其辞、秘而不宣 |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批评行为 | 他那虚伪的嘴脸早已昭然若揭,根本无需多言。 |
| 描述真相 | 这起案件的真相早已昭然若揭,只是有人不愿承认罢了。 |
| 文学描写 | 他的内心世界在字里行间昭然若揭,令人动容。 |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 误用1:将“昭然若揭”用于正面事物,如“他的努力昭然若揭”。
✅ 正确用法应为负面或中性语境,强调“暴露”而非“突出”。
- 误用2:混淆“昭然若揭”与“显而易见”。
✅ “昭然若揭”更强调“原本隐藏但被揭露”,而“显而易见”则强调“本来就很明显”。
五、总结
“昭然若揭”是一个具有较强批判意味的成语,适用于描述某些行为、现象或真相因过于明显而无法掩盖的情况。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的恰当性,避免误用导致表达不清或语义偏差。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昭然若揭”的含义及其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