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 > 宝藏问答 >

什么诛笔伐的成语

2025-11-19 05:24:29

问题描述:

什么诛笔伐的成语,卡到崩溃,求给个解决方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9 05:24:29

什么诛笔伐的成语】在汉语中,有许多成语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谴责。其中,“口诛笔伐”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常用于描述通过言语和文字对不良行为进行公开指责。然而,有些成语虽然结构类似,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口诛笔伐”,它们在语义、使用场景和表达方式上各有不同。

下面我们将总结一些与“口诛笔伐”意思相近或相关的成语,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成语的用法和区别。

一、总结说明

“口诛笔伐”指的是用口头和文字的方式对某人进行强烈的批评和谴责,常用于舆论、媒体或公众场合。类似的成语还有“群起而攻之”、“众口铄金”、“声讨谴责”等,它们都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不过,有些成语虽然字面上看起来相似,但实际含义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比如“笔诛墨伐”虽与“口诛笔伐”结构相似,但使用频率较低,且更偏向文学性表达。

二、相关成语对比表

成语 含义解释 使用场景 是否常用 备注
口诛笔伐 用口头和文字对某人进行猛烈的批评和谴责 舆论、媒体、社会批评 非常常用 最常见表达
群起而攻之 大家一起起来攻击、指责某人 公众舆论、群体行动 常用 强调集体行为
众口铄金 众人的话可以熔化金属,比喻舆论的力量强大 社会舆论、谣言传播 较少用 更强调舆论的影响
声讨谴责 通过公开讲话或文字进行谴责 政治、媒体、道德谴责 常用 语气较正式
笔诛墨伐 用文字进行批评和指责 文学、评论、学术领域 少见 更具文学色彩
指桑骂槐 借题发挥,表面上骂这个人,实则指另一个人 谏言、讽刺、隐晦批评 常用 强调间接批评
置之不理 对批评或指责不予理会 个人态度、处理方式 常用 与“口诛笔伐”形成对比

三、结语

“口诛笔伐”是中文中表达公开批评和谴责的重要成语,广泛应用于政治、舆论、文学等多个领域。与其他类似成语相比,它更具直接性和普遍性。了解这些成语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加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词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探讨这些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欢迎继续交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